聽音樂真的能助人健康嗎?
習慣了每天都有歌聲陪伴的日子,并不覺得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某個安靜的下午,我突然問自己,如果沒有了歌聲,我的生活將會變成怎樣?”一位歌友在文章中寫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體會到歌唱所帶來的快樂,而喜歡唱歌的人往往更為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因此,歌唱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手段,更是一種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值得推廣的鍛煉方式。
歌唱的人都長壽?
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有人發現許多知名歌手都能活過八十歲甚至上百歲,這對于那個年代的醫療健康水平來說非同尋常,故提出了歌唱可使人健康、長壽的觀點?,F代研究表明歌唱的確具有增加肺活量、改善循環、減少抑郁等益處。
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唱詩班的成員在每次排練后,他們體內一種名為IgA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了150%,而在一次公開演出后,這種免疫球蛋白更是增加了240%。美國加州大學的羅伯特·貝克教授對唱歌的作用進行了長期研究,他表示:"壓力會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而如果你對自己做的事情感覺很好,免疫系統就會得到增強。"
即使那些從來沒有經過聲樂訓練的老人,也能通過唱歌得到實際的益處:堅持唱歌的老人去醫院看病和吃藥的次數更少,也更不容易摔倒。
不過專家也提醒,傳播歌唱能給我們帶來健康與幸福,但也須掌握合理的“度”。過度用嗓會損傷聲帶,導致聲帶小結、息肉的形成。
聽音樂能治???
除了唱歌,聽音樂也有好處,華山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杜懿杰副教授指出,在繁體字中,樂、藥、療三字同源,用樂如用藥,音樂與藥物、治療具有天然的聯系。在傳統醫學中,五臟可以影響五音,五音可以調節五臟。音樂療法能舒體悅心,流通氣血,宣導經絡,與藥物治療一樣,對人體具有調理治療的作用。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每個人的大腦都有一個特定的音樂敏感區,每當外部的音樂語言與內部的心理頻譜相對應,相呼應時,就會產生巨大的諧振和深刻的共鳴,音樂聲波作用于大腦,能提高神經細胞的興奮性,通過神經及神經體液的調節,使人體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膽堿等物質,對調節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腸胃蠕動,促進唾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和加強新陳代謝等都有重要作用。杜懿杰醫生通過心理測評發現患者憂郁及焦慮情緒,睡眠情況,興趣及全身癥狀等均有明顯好轉,量表分值下降較多。
此外,研究發現腫瘤患者在經過放、化療治療后,免疫系統受到較大的影響。未接受音樂治療人群的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陽性細胞及NK細胞都下降較低,而接受音樂治療的則無明顯下降。這些都說明了免疫功能的變化與神經及精神活動是相關的,音樂療法提高了神經細胞的興奮性,改變了患者抑郁及焦慮狀態,通過神經及體液的調節,使免疫功能得到增強。
杜懿杰醫生告訴我們,音樂療法與中藥一樣,也有歸經、升降浮沉、寒熱溫涼等各種特性,必須由專業的音樂治療師才能調配出合適的音樂處方。音樂也需要炮制,同樣的樂曲,使用不同的配器、節奏、力度、和聲效果均不相同。音樂療法也需要不同的樂器、不同的樂曲彼此配伍,如同中藥處方中有君臣佐使一樣,配伍得當,方能起到治療效果。應用音樂治療,也分正治、反治:讓情緒激動狂躁的患者傾聽平和悠揚的樂曲,屬于正治,而以如泣如訴的樂曲帶走患者的悲傷、以快節奏音樂發泄患者興奮狂躁情緒則屬于反治。
上一案例:會議指出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關鍵支撐
下一案例:音樂家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