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提出“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
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海南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該方案分為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工作要求三大部分。在“重點任務”部分,由于該文件提出要“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行政人員不得任院長等職務”、“逐步取消三級公立醫院普通門診”,進而引起廣泛關注。
不過,此份《海南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有七大重點任務。它們分別為:
- 推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 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 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 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
- 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
- 激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
- 建設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文化。
由此可見,該文件是從宏觀設計的層面,面對全海南省的公立醫療醫院,致力于將其推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階段。
在“推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方面,突出完善機制,包括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健全公立醫院治理體系、完善公立醫院管理制度、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強化政府投入責任。
其中核心要點是,要求完善公立醫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實現形式,創新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推動公立醫院全面完成醫院章程制定,全面落實醫療質量安全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資產管理、績效考核、人才培養培訓管理、科研管理等管理制度;加強財政項目支出管理,完善設備購置、學科人才建設等重點項目支出標準,落實對中醫、傳染病、精神病、兒童、婦產、婦幼保健和康復等??漆t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全面鎖定和化解符合規定的公立醫院債務。
以及,在“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中表明,推進公立醫院去行政化改革,取消公立醫院的行政級別,逐步推行院長職業化和聘任制,全面落實公立醫院的經營管理自主權,實行全員聘用管理;行政部門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探索三級公立醫院總會計師委派制度。
公立醫院行政改革的呼聲已有十余年。2011年4月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拉開了事業單位改革的大幕。長久以來,按照行政級別來評價的公立醫院體系內部管理問題頻出,由此還引發了醫改推進的困難。因此,去行政化的改革被認為能夠給醫院帶來活力,加劇競爭,也由此成為各省市今年公立醫院改革中的重點工作。
在“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方面,強調加強省市三級公立醫院布局調整、實施縣級公立醫院能力提升行動、推動省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文件表示,此輪調整后,嚴格控制三級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從嚴開展醫院等級評定,對超出規模標準和實際需求的三級公立醫院要逐步壓縮床位。并且,通過引進人才、改善設施、配置設備、對口支援等方式提升縣級公立醫院??扑?。
此外,文件明確表示,要推動省市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探索建立“省屬縣用”工作機制,推動省市三級公立醫院人才、技術、管理等優質資源向縣域下沉,補齊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和管理能力短板;逐步取消三級公立醫院普通門診。
2015年9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就發布《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此后,眾多省市紛紛響應,但是在響亮的口號背后,近十年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數據顯示,基層醫療的力量依舊薄弱,國內三級醫院就診依舊占有相當比例,分級診療目標的事項任重而道遠。也因此,海南省此番 “逐步取消三級公立醫院普通門診”再度引發國內對分級診療實現難點和路徑的探討。
在“構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體系”方面,開展推進醫學、醫療雙中心建設,推進城市醫療集團建設,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建設,推動重大慢性病防治體系建設。
方案提示,要以外轉率和病死率高的疾病為重點,建設3-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50個省級臨床醫學中心,減少患者出島就醫;由地級市公立醫院牽頭組建公益性城市醫療集團,為網格內居民提供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推進三級公立醫院與縣域醫共體牽頭醫院建立對口幫扶和雙向轉診關系,推進分級診療。
在“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趨勢”方面,要發揮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政策優勢,開展臨床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同步開展特許經營,支持參與真實世界數據研究;鼓勵建立住院一站式服務中心,積極推行日間手術;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
在“提升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效能”方面,要健全運營管理體系、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績效評價機制。
例如,以大數據方法建立病例組合標準體系,加強醫院病例組合指數(CMI)、成本產出、醫生績效等監測評價;加強信息化建設和預算信息公開,提高醫院預算透明度;建設耗材和藥品入銷存、特殊醫保提示、基本藥物提示等全鏈條信息管理體系,加強債務風險管理,嚴禁舉債建設;適時整合基于病種分值付費(DIP)和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的績效評價機制。
在“激活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方面,要改革編制管理方式、創新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完善衛生人才評價制度、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值得關注的是,該文件也提及了公立醫院薪酬改革的問題。由于醫院內部體系復雜、科室眾多,其分配問題不論是在院內還是在院外都有相當話題度。在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方面,該文件提出,要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公立醫院薪酬水平,支持以人員總量為基數自主核定績效工資總量,自主核定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和科研項目績效工資;支持實行靈活多樣的工資分配形式引進或聘用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重點專業、學科帶頭人或團隊核心成員;不斷擴大公立醫院院領導年薪制實施范圍。
此外,該部分還提出,把醫德醫風放在人才評價首位,注重臨床實踐能力業績導向;每年開展一次醫療服務價格評估和調整工作,逐步提高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診療、護理、手術、部分中醫服務等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逐步降低檢查、檢驗等服務價格,優化公立醫院收入結構;探索公立醫院開展門診打包收付費改革,完善精神、康復類按床日付費和門診按人頭付費制度。
上一新聞:中醫對感官的運用令人們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