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冥想放松的五種迷思
1.讓頭腦放空是不可能的
冥想時需要努力讓大腦放空是人們經常放棄冥想的原因。如果執著于這種放空,沒有人會成功。冥想應用程序Petit BamBou在西班牙的主管瑪麗亞姆·坎佩洛指出,事實是,讓大腦一片空白在科學上是不可能的,“這導致許多人因為無法達到那種狀態而放棄。我們目前生活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中,各種思緒在腦海中泛濫。當有人說想讓大腦放空時,他們真正想要的是讓自己平靜下來,讓那些導致壓力、焦慮或恐懼的想法和情緒消失”。因此,冥想是當今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可以用來管理思緒??才迓灞硎荆骸斑@是一種訓練手段,通過它我們可以達到平靜狀態。對于那些剛開始冥想的人來說,最簡單的事情就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以及吸氣和呼氣時的身體感覺上?!?
2.冥想和放松并不一樣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冥想和放松是同義詞??才迓逭f:“它們的區別首先在于意圖:放松的目的是讓身心放輕松,而冥想的目的是通過訓練注意力來引導思想;前者的思緒可以是信馬由韁的,后者的思緒只是活躍的?!笨茖W表明,持續的冥想練習可以使大腦結構發生重要變化,從而減輕壓力或更好地管理情緒,以及增強免疫系統或降低心率。
3.“斷開連接”不代表大腦“宕機”
當我們希望某人“周末斷開連接”時,并不是想讓他們的大腦沒有任何活動,而是想讓其壓力消失和盡情享受。事實是,大腦永遠不會“宕機”。我們能做的就是選擇關注的重點。正如坎佩洛所言:“我們的大腦處在一種自動駕駛模式中,當頭腦從一個想法跳到另一個想法時,這些想法都與當時發生的事情無關,這是導致壓力、焦慮和失眠的原因。當我們擺脫常規并全神貫注地進行某項活動,無論是運動、繪畫還是散步,大腦都會停止游蕩,因此壓力會得到改善?!笨傊?,我們要與壓力脫鉤,但不是讓大腦“宕機”。真實情況是,當疲憊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大腦會“部分”休眠:因為它無法集中注意力,會讓我們轉向不會消耗那么多認知資源的其他任務。
4.呼吸確實可以改善焦慮
科學已經證明了呼吸與大腦活動的關系。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呼吸與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有關,而這些部位正是思想、感知和想象的起源。根據《神經生理學雜志》,當我們自愿改變呼吸方式時,大腦會作出不同的反應。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帕特麗夏·納弗里亞指出,呼吸還可以緩解焦慮。
5.練瑜伽不是多余的時尚
除了能增加身體靈活性和塑形外,有科學證據表明瑜伽對大腦有好處,且與心血管鍛煉產生的效果非常相似。
《大腦可塑性》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大腦會影響與記憶、情緒調節和學習相關的區域。此外,進行8周的瑜伽練習可以減少壓力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并緩解焦慮和抑郁。

上一新聞:中醫對感官的運用令人們信服
下一新聞:有損健康的六大睡眠迷思